close
日期:9/20,9/27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
1.控制曝光量
2.表現動感與凍結影像
使用時間單位來控制:
表示法:2"(兩秒),2(1/2秒),0"5 (0.5秒)
鏡間快門:一般傻瓜DC使用
簾幕快門:單眼相機使用,金屬材質,分前幕與後幕,高速快門下其前幕與後幕的夾縫則會很小
一般的高速低速快門的分界,有70%的參考值
1/125:高速快門
1/60 =======
1/30:低速快門
參考值:約為 1/鏡頭焦段,如50mm的鏡頭(相當於35mm的焦段)其安全快門約1/50
在傳統相機上1/250這個快門會用不同顏色來標示(如紅色),
當開啟閃光燈拍攝時,快門的使用必須慢於同步快門,否則會出現,相片上或下半部黑的情況,
因為當閃光登還沒打完,後廉就跟上了(快門太快),會造成部份影像無法正確曝光;
鏡間快門(DC)沒有此限制,因為它們不是用簾幕快門
1.主體的移動方向:←(左右移動,感覺速度快),↙(中),↓(正朝你而來,無速度感)
如:←人1600mm長跑(約1/250s),↙轉彎(1/125s),↓正面衝刺(1/60s)
2.主體移動的速度:如拍車子移動,先想好需要多少的快門,練習,修正,才會有經驗的累積,當精彩的畫面出現才來得及補捉,那你拍出精彩照片的機會就會增加
3.鏡頭焦段:使用廣角鏡(移動慢),望遠鏡頭(移動快)
註:影像稍縱即逝,要看得到拍得到
煙火:8-15秒,用B快門
利用背景及主體的反差或顏色差異來構圖,若無色彩差異就利用光線
1.拍攝物會動或有可能移動:避免快門慢到超過安全快門兩級
2.特殊效果需求(如殘影)
3.長時間曝光
TIPS:
1:感光元件髒點測試(入塵):拍全白一張(縮光圈)傳到電腦看有無入塵
2:熱燥點及LCD亮點測試:拍全黑一張,看LCD有無亮點,傳到電腦看有無熱燥點
3.焦點位移測試:用最大光圈,最長焦段與最短焦段各拍一張,看有無移焦
最常用的焦段:24~200mm,NIKON雖有18-200mm(換算35mm約28-320mm),雖方便,但兩年後當你對畫質的要求變高了,可能不敷使用;
不要買重覆焦段(如24-70,70-200就是不錯的選擇,若買24-105,70-200,則70-105間就重覆了)
短程:使用側背較方便
長程:建議用雙肩背包(平衡重量)
拍攝地點:三重,台北橋與忠孝橋中間,靠近忠孝橋1/3位置最佳拍攝地點,考慮到東北季風及煙的位置(下圖紅圈圈處)
拍攝煙火光圈建議:f8
1.施放時間越前面的越好看
2.會有信號彈通知要施放了,參考其高度
3.直幅構圖較多
4.B快門8-15秒
5.煙火若嚴重重疊,用黑卡先擋住
6.多層次拍法:如第一顆拍全開,第二顆拍2/3開,第四顆拍1/3 or 剛爆開
7.拍夜景:消除雜訊關掉(會多花一倍時間)
8.構圖水平線不要歪掉,一移位,重新確認水平
9.白平衡:日光
10.對焦:手動對焦,無限遠
11.天燈:要站在逆風處拍(風往臉吹)60度朝上拍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