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日期:12/13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主題:天燈,拍鳥,鏡頭等
主題:天燈,拍鳥,鏡頭等
- Photoshop合成教學:天燈
Copy圖層(保留原圖)-->套索-->移動-->變形(不同大小,較有變化)
步驟紀錄(可回復動作)
最後:影像平面化-->存檔
1.套索
2.變形
- 賴老師上周拍鳥照片70-200mm F2.8
美華國小附近,有拍到鳥才會收錢NT$300(夠意思)
a.下方有打燈
適度裁切更好
b.閃光燈拍攝(Canon 5D F11 1/125s ISO400 145mm M模式)
用閃光燈補捉翅膀凍結的畫面,背景曝光不足
F11是為了讓鳥身體和翅牓都在景深範圍內
以當時光線,快門要慢到1/30曝光才正常,若慢到1/30 ,可能會造成翅膀會有拍動的流線痕跡
ps:頂多ISO400,M模式手動對焦,快門要在同步快門以下
c.小彎嘴畫眉(Canon 5D F2.8 1/350s ISO400 145mm M模式)
等待覓食
d.植物園找尋枯木,安靜:易有五色鳥出沒
老師的學生作品 于植物園
e.若使用連拍,要用中央點對焦,該點對焦速度最快
- 鏡頭
1.鏡頭的功能:聚光,結像
望遠鏡:聚光,眼睛接收成像(個人視力不同)
望遠鏡頭:聚光,底片(感光元件)成像
所以這兩者是大不相同的
2.35mm底片大小為3.6cm*2.4cm,其對角線長度為42.7mm
人眼的視角約46度,故50mm也是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畫角,故稱標準鏡
PS:APS-C DSLR的標準鏡則約30mm,非全片幅,故要乘1.5 或1.6才等於50mm
感光元件的對角線變短-->畫角變小-->焦段變長
3.各焦段鏡頭的畫角
50mm:46度
35mm:63度
200mm:12度
300mm:8度
以18-55mm 的kits鏡來說,含蓋了廣角到~小望遠
不同焦段的畫角
不同焦段的畫角--照片
- 鏡頭種類
1.最大光圈值
一般分恆定光圈(如F2.8)及非恆定光圈(F3.5-4.5)
非恆定光圈的鏡頭:改變焦段時,內有調節器
2.內聚焦/外聚焦
內聚焦:轉動"對焦環"時,其鏡頭本身長度不變(適合裝設偏光鏡)
外聚焦:對焦時鏡頭長度會變
3.廣角鏡:小於28mm,偏光鏡加上去後周圍易會有暗角
非球面鏡面的廣角鏡:周圍較不易變形及失光,但價格也較貴(經濟許可-->敗吧)
測試:
a.拍白紙,用最廣角端,開最大光圈
四周易有暗角(邊緣失光):因為使用最大光圈來拍攝,代表使用到的鏡片面積是最大
若品質不佳的鏡頭,其鏡片厚薄不均勻時,畫質就容易受影響
b.解析度測試:之前介紹過的--拍英文報紙
4.魚眼鏡頭
拍攝地點:台北三芝/天圓宮
網路景點文章參考
5.變形:可由軟體修正
6.全幅/APS-C
感光元件大小不同
7.NIKON:從早期的鏡頭到目前都是F-Mount
但有些數位專用鏡頭,其底部有多一圈
這種數位鏡頭不要接傳統機身,反光鏡會打到鏡頭底部
而CANON則在傳統鏡頭(FD) 轉換到數位鏡頭時,設計不同接口(EOS接口)
Nikon數位鏡頭:底部構造有多一圈(藍色標示)
反光鏡升起時位置(會打到鏡頭底部,久了會磨損)
8.玻璃鏡頭:透光度佳,聚光能力強,結像能力高
膠質鏡頭:時間久了會分解
9.鏡片單位 群/枚
以下鏡頭為例:
左:一群5枚(50mmf1.8) 右邊:二群9枚(50mm f1.0,全世界五顆)
10.低色散鏡片:NIKON:ED,CANON UD
最上方為低色散鏡片
參考文章:各大廠鏡頭之專有名詞介紹
下週待續:偏光鏡
TIPS:
- 上課補充
1.數位機背:商業用途頂級單眼使用,其感光元件更大,動嘖100萬比上請參考:數位機背介紹
2.數位接圖:用50mm鏡頭,以免變形,拍攝各個角度後,最後用軟體接圖(後續將教學)
3.鏡頭保養:鏡頭尾部的電子接點,至少一年清一次
4.鏡頭建議:水貨,機身:公司貨
5.Sony Alpha系列:價貴,鏡頭不錯(蔡司),蠻耗電的
德國的鏡頭解析度(透光度)比日本的鏡頭好
6.拍攝成果檢討
拍的比人家差:器材的問題,還是人的問題?
比較一下,雙方所在攝影花的時間,雙方的學習程度,及器材
來檢視問題出在那裡~~
- 上課前10分鐘投資心得分享
1.基金投資法: 穫利達15%,將本金2/3及穫利的那15%先出場
若還有低點,再將以上出場部位進場加碼
2.台股預測低點7800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