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11/29 ,12/6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2007/11/29

  • 夜景的曝光控制
    最佳時刻:天還沒全暗的時候
     



1.測地面亮處(地面柏油路約略為灰色),+0.5EV再一張


2.看是否滿階
3.若找不到適合的測光點,找最近的一盞燈+1EV(因地面比直射光略暗,只加0.5EV,路燈為直射光+1EV)
4.光線明暗若反差很大,用長焦段拉近來測光


  • 拍天燈
    1.測光:測天燈亮處,+0.5EV
    2.ISO使用:100,因為夜景容易有雜訊,故使用低ISO
    3.快門:不要低於1/30秒


    4.鏡頭使用:用廣角鏡拍:廣角鏡對近的物體變大,遠的物體變小,天燈比例差異較大,廣角鏡畫面也較壯觀
    5.拍攝位置:站在逆風處拍,天燈往你的方向飛來,天燈高度升高,但也距離越近,剛好對焦距離互相抵消,較不容易失焦
    若站在順風處對焦,手動對焦且焦點要往更遠一點,因為天燈正飛離你
    6.當天登90%都升空了再拍
    7.遇到下雨天,打道回府吧,往天空拍,鏡頭會進雨滴


     
  • 拍星軌
    1.拍攝時間:農曆27以後,初五之前,越接近15越不利拍攝
    2.鏡頭使用:最佳為35mm
    3.構圖:
    以北極星為中心點,手動對焦到無限遠 , 地平線要平 ~~
    避免天色太暗,而不小心讓雜物進入畫面,先讓眼睛閉上1分鐘,再看觀景窗 進行構圖

    4.不測光:光圈使用F4,B快門,至少1~2.5小時
    5.原本主題並無光源(全黑),探照燈補光
    6.拍攝前,電池要換上剛充飽沒用過的電池
    7.拍北極光反而更簡單,30-40秒
    8.相機防凍:買暖暖貼片,貼在電池室旁,用塑膠套套住機身部份(可降5度C)
    9.找無光害的地方
    10.北極星位置: 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 ,有『磁偏角
    找地理的正北方,仰角約20,最亮的

    11.指北針or 指南針:ISO國際組織已規定,統一地圖標示N(北方)


    構圖


    有打探照燈





     
  • 拍月亮
    合成:比例不可太誇張



    拍月亮的曝光一定要看得到月亮的陸地與海洋,才算成功
    1.拍攝焦段:200mm~300mm適合
    2.區別:滿月,半月,弦月
    上弦月,亮部最亮的那點對的是-->西方
    下弦月,亮部最亮的那點對的是-->東方
    所以可靠月亮識別方位
    看樹林,朝北的方向較密,朝南的方向較疏
    3.手動曝光:ISO 100,上腳架
    滿月:1/60秒,光圈11
    半月:1/60秒,光圈8
    弦月:1/60秒,光圈5.6

    4.手動對焦:有些鏡頭對焦環轉到底非無限遠,鏡頭預留的Buffer



     
  • 因使用保護鏡,造成橋上有三點反射光,其白天也會有只是不明顯,夜晚較明顯


    重複曝光(傳統底片機)
    測光:找較亮與較暗之中間層次部份測光,不用加減EV
    測光點:因適合測光區域不夠大,用點測牆壁部份
    若測光區域夠大,可用中央重點





     
  • 再提醒:測光,對焦,構圖,請分開來作,彼此無關聯

     
  • 太多主題不一定好



     
  • 拍攝煙火
    1.光圈:8~11,線條粗細剛好
    2.測光:除了瀑布型的煙火要測光之外,其他都不需要測光
    3.黑卡:善用黑卡中斷不需要的畫面或煙火
    4.B快門

     



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期:11/29 ,12/6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2007/11/29

  • 夜景的曝光控制
    最佳時刻:天還沒全暗的時候


    1.測地面亮處(地面柏油路約略為灰色),+0.5EV再一張


    2.看是否滿階
    3.若找不到適合的測光點,找最近的一盞燈+1EV(因地面比直射光略暗,只加0.5EV,路燈為直射光+1EV)
    4.光線明暗若反差很大,用長焦段拉近來測光


  • 拍天燈
    1.測光:測天燈亮處,+0.5EV
    2.ISO使用:100,因為夜景容易有雜訊,故使用低ISO
    3.快門:不要低於1/30秒


    4.鏡頭使用:用廣角鏡拍:廣角鏡對近的物體變大,遠的物體變小,天燈比例差異較大,廣角鏡畫面也較壯觀
    5.拍攝位置:站在逆風處拍,天燈往你的方向飛來,天燈高度升高,但也距離越近,剛好對焦距離互相抵消,較不容易失焦
    若站在順風處對焦,手動對焦且焦點要往更遠一點,因為天燈正飛離你
    6.當天登90%都升空了再拍
    7.遇到下雨天,打道回府吧,往天空拍,鏡頭會進雨滴


  • 拍星軌
    1.拍攝時間:農曆27以後,初五之前,越接近15越不利拍攝
    2.鏡頭使用:最佳為35mm
    3.構圖:
    以北極星為中心點,手動對焦到無限遠 , 地平線要平 ~~
    避免天色太暗,而不小心讓雜物進入畫面,先讓眼睛閉上1分鐘,再看觀景窗 進行構圖

    4.不測光:光圈使用F4,B快門,至少1~2.5小時
    5.原本主題並無光源(全黑),探照燈補光
    6.拍攝前,電池要換上剛充飽沒用過的電池
    7.拍北極光反而更簡單,30-40秒
    8.相機防凍:買暖暖貼片,貼在電池室旁,用塑膠套套住機身部份(可降5度C)
    9.找無光害的地方
    10.北極星位置: 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 ,有『磁偏角
    找地理的正北方,仰角約20,最亮的

    11.指北針or 指南針:ISO國際組織已規定,統一地圖標示N(北方)


    構圖


    有打探照燈





  • 拍月亮
    合成:比例不可太誇張



    拍月亮的曝光一定要看得到月亮的陸地與海洋,才算成功
    1.拍攝焦段:200mm~300mm適合
    2.區別:滿月,半月,弦月
    上弦月,亮部最亮的那點對的是-->西方
    下弦月,亮部最亮的那點對的是-->東方
    所以可靠月亮識別方位
    看樹林,朝北的方向較密,朝南的方向較疏
    3.手動曝光:ISO 100,上腳架
    滿月:1/60秒,光圈11
    半月:1/60秒,光圈8
    弦月:1/60秒,光圈5.6

    4.手動對焦:有些鏡頭對焦環轉到底非無限遠,鏡頭預留的Buffer



  • 因使用保護鏡,造成橋上有三點反射光,其白天也會有只是不明顯,夜晚較明顯


    重複曝光(傳統底片機)
    測光:找較亮與較暗之中間層次部份測光,不用加減EV
    測光點:因適合測光區域不夠大,用點測牆壁部份
    若測光區域夠大,可用中央重點





  • 再提醒:測光,對焦,構圖,請分開來作,彼此無關聯

  • 太多主題不一定好



  • 拍攝煙火
    1.光圈:8~11,線條粗細剛好
    2.測光:除了瀑布型的煙火要測光之外,其他都不需要測光
    3.黑卡:善用黑卡中斷不需要的畫面或煙火
    4.B快門






  • 2007/12/06
    夜景

  • 移花接木(月亮)

  • Photoshop 使用檔案瀏覽器


    1.拷背背景,關掉原本背景
    2.套索/磁性套索
    3.移動工具:用拖的,拖到要放月亮的那張


    4.編輯/任意變形:改變大小,改變完套用


    5.不透明度:改變月量該層的透明度(月矇朧)


    6.影像調整/飽合度:調紅或淡一點


    7.圖層右鍵:影像平面化


    8.手形工具(Doubl Click):放大到最適合畫面
    放大鏡(Double Click):100%原尺寸
    圖上右鍵/實際像素:100%原尺寸


    9.另存新檔
    10.Tiff:原始資訊
    JPG轉Tiff:把隱藏壓縮的資訊再釋放
    若輸出要列印(選JPG品質高),網頁/電腦觀看(選JPG品質中),小尺寸(選JPG品質低)



  • 煙火

  • 1.光圈:8-11
    2.曝光:快門線,或電子搖控器(萬菱)
    3.B快門:不要用相機的快門時間,用B快門自行控制,必要時用黑卡遮擋不要的煙火
    4.煙火爆開後,往下彎2/3 ,用肉眼判斷,不需要看手錶
    5.用傻瓜拍的成功率有時甚至比單眼還好
    因為傻瓜可看清楚每一朵煙火在畫面的位置,而單眼B快門一按下去觀景窗就全黑了
    6.消除雜訊功能:關閉
    7.自動對焦--直接對焦無限遠(找遠方景物對焦)
    8.有些鏡頭之無限遠刻度,並非對焦環轉到底


  • 特寫煙火

  • 一般煙火:初階上


    特寫煙火:初階下

    拍出層次(大中小):中階上

    拍攝主題拍10張有一半以上會成功,才成就感:才適合這個階段教學


  • 拍101煙火

  • 光圈:F11-F16,因為101煙火太亮
    快門:1秒,1/2~2秒不等
    拍攝地點
    信義區(距離近:F16)
    麥帥橋(距離較遠)F11,適合約150mm焦段(70-200mm)
    象山
    高樓拍攝更好

    101 要拍出立體感(20度~30度)的角度來拍
    建築物要有三度空間感,不然就會像貼圖


  • 不同焦段,相同景深

  • 比如:使用100mm F2.8所得到的景深,可能可以跟20mm F4的到的景深一樣
    但..主體與背景的距離感卻會不同


  • Homework
  • 1.合成月亮


    2.拍月亮複習:
    弦月:F5.6 1/60s
    半月:F8 1/60s
    全月:F11 1/60s

    TIPS:
    課前小點心:經濟走下坡的警訊--油價高,公債利率高,股市下,消費意願低,產品毛利率低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對於高反差的相片若希望亮部及暗部細節都要保留
    除了用黑卡來控制亮暗部的曝光時間
    靠軟體後製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

    產生不同EV的照片
    方法1.同一場景上腳架,不同EV各拍一張
    方法2.用單張RAW檔轉存不同EV值的JPG(或單RAW直接拉進Photomatix做)

    HDR軟體 加工
    1.Photomatix Pro
    http://www.flickr.com/groups/hdrintaiwan/discuss/72157601511492602/
    2.Dynamic-PHOTO HDR (重口味)
    http://www.mediachance.com/hdri/video/dynamicphotobig.html
    3.Photoshop


    建議:
    順光:單RAW HDR,效果不錯 ,因暗部不多,較不易有雜點
    逆光:多張JPG HDR(暗部用單RAW會有燥點)

    Taipei 101 by DPHDR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對於高反差的相片若希望亮部及暗部細節都要保留
    除了用黑卡來控制亮暗部的曝光時間
    靠軟體後製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

    產生不同EV的照片
    方法1.同一場景上腳架,不同EV各拍一張
    方法2.用單張RAW檔轉存不同EV值的JPG(或單RAW直接拉進Photomatix做)


    HDR軟體 加工
    1.Photomatix Pro
    http://www.flickr.com/groups/hdrintaiwan/discuss/72157601511492602/
    2.Dynamic-PHOTO HDR (重口味)
    http://www.mediachance.com/hdri/video/dynamicphotobig.html
    3.Photoshop

    建議:
    順光:單RAW HDR,效果不錯 ,因暗部不多,較不易有雜點
    逆光:多張JPG HDR(暗部用單RAW會有燥點)
    Taipei 101 by DPHDR

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  20D的第一顆鏡頭,也一直都是鏡頭蓋,焦段好用17-70mm (4.11倍) ;
    有點小Macro(最近對焦距離20mm,放大倍率1:2.3),有點小望遠(112mm) ,有點小廣角端(27mm);
    可惜小珮結婚那天去K到,保護鏡破裂,保護鏡框已變形,也拆不下來了 ,CPL當然也不能裝了!
    目前考慮更換Tamron 17-50mm F2.8恆定大光圈,但一直下不了手,想買二手的就好,

     話說上次幫Jimmy拍的文定之喜,文定儀式以前都是用Canon 17-40mm F4 ,
    後半段都是靠這顆Sigma 17-70mm 撐完全場,主要是敬酒跟拍,卡位機動性要更高 ;
    不過一直很懷疑那次K到之後是不是對焦有影響 ,於是拍了幾張測試照來測看看解析度及移焦的狀況!

  • 測試:

  • 1-1.17mm 最大光圈F2.8解析度
    1-2.17mm 最大光圈F2.8焦點位移
    2-1.70mm 最大光圈F4.5解析度
    2-2.70mm 最大光圈F4.5焦點位移
    3.結論


  • 1-1.17mm端F2.8解析度測試

  • 中央點自動對焦
    中央:解析度OK,邊緣:色差(紫邊)嚴重


    左上邊緣原圖裁切


    與photozone.de測試結果相同,17mm端色差嚴重


    中央原圖裁切



  • 1-2.17mm焦點位移測試

  • 景深:17mm,光圈:F2.8,對焦距離:20mm,自動對焦
    公式:前景深:0.66cm(48%),後景深:0.7cm(52%),景深共1.36cm
    結果:輕微前移0.2cm




  • 2-1.70mm端F4.5解析度測試
    自動對焦有移焦,故改手動對焦
    中央:中央解析度OK,邊緣解析度差,無紫邊


    中央原圖裁切


    左上邊緣原圖裁切


  • 2-2.70mm端焦點位移測試

  • 焦段:70mm,光圈:F4.5,對焦距離:20mm,自動對焦
    公式:前景深:0.05cm(50%)後景深:0.05cm(50%),景深共0.1cm
    結果:輕微前移



    景深僅0.1cm,原圖裁切




    3.結論
    經過測試後發現17mm端焦點前移0.2cm,邊緣高反差部份色差(紫邊)嚴重,70mm端焦點些微前移,但不是很嚴重,
    下次再測試遠距離.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剛進大學的第一年,我們寢室裡面有個會彈吉他的室友--阿宏
    他教會了我們每個室友"一點點的"吉他(大德,阿賢,Michael,阿峰)
    也因為他,我加入了吉他社
    那時候,我們稱這首歌是我們的室歌 - 傷心的人更傷心
    到我們寢室串門子的同學一定要聽我們合唱這首情歌
    也聽聽阿宏訴說他的失戀情史~









    很不幸的,升大二那年暑假,室友中有兩位被1/2了
    阿宏也是1/2的其中一員,後來也去當兵
    大德免役,後來去作木工學裝潢~
    不過回想起來,真的過了一年很悠哉的大學生活

    現在,大家都各自分飛
    也都失去聯絡,不過聽到這首歌
    又想起當時大伙一起在寢室彈吉他唱歌的日子~~

    當時我不會抽煙也不會打麻將,跟他們彈吉他唱歌的畫面,變成僅有的回憶~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國中同學Jimmy終於揮別單身漢的生活,
    老婆是他在美國唸書的同學,2007/11/17中午於凱薩飯店4F舉行文定儀式
    新娘子Joanne還蠻上相的,本人也很美啦:P,恭喜Jimmy娶得美嬌娘

    flash相簿@splashr.com











    新娘的姪子,一直要跟我拿相機去玩




    最後這張Michael,Jimmy&Tommy的合照是新娘的姪子幫忙拍的~~
    從國中到現在也差不多20年了,看的出歲月在我們"臉"上,留下的痕跡-->臉都腫了:P


    The End.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國中同學Jimmy終於揮別單身漢的生活,
    老婆是他在美國唸書的同學,2007/11/17中午於凱薩飯店4F舉行文定儀式
    新娘子Joanne還蠻上相的,本人也很美啦:P,恭喜Jimmy娶得美嬌娘

    flash相簿@splashr.com










    新娘的姪子,一直要跟我拿相機去玩




    最後這張Michael,Jimmy&Tommy的合照是新娘的姪子幫忙拍的~~
    從國中到現在也差不多20年了,看的出歲月在我們"臉"上,留下的痕跡-->臉都腫了:P


    The End.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


    一直很想拍玫瑰 含苞待放的玫瑰









    喜歡向日葵的朝氣,喜歡它的陽光氣息,即使是陰沉的天氣,他仍是官邸最吸引蜜蜂的花朵






    參考:士林官邸玫瑰圖鑑
   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LUNFPpCKCA8qz5MRj5ej6g--/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1/08,11/15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    11/08

    • 如何知道曝光是否正確?
      1.由色階分佈表解讀
       像素越多,高度越高

     

    2.檢查是否全黑(左),全白端是否都有像素

    3.問題照片
    a.全黑端像素不足


    b.全白端像素不足


    調整方法:把←△(白色三角形往左移,拉到有相素的地方)
    調整後如下


    若原本畫面就偏白(如天空)
    因白色部份仍有細節,故仍然是ok的照片


    c.偏灰的照片(黑白兩端都沒有像素,所以偏中間的灰色)


    調整方法:▲ → ←△(白色三角形往左移,黑色三角形往右移)


    d.挑選照片時,要留住黑白兩端都有像素的,才有機會調整
    e.調整亮部與暗部亮度



    f.圖A比圖B好調




    圖C. ▲不要拉太多,拉到有相素的地方即可





    • 如何判別照片是否有調過
      三色板:理論上三色應該互相都很接近
      若紅的很紅,藍的很藍,顏色特別突出,可能是調過顏色(如夕陽特別紅)





       
    • 黑白照片
      黑色部份還是有相素,只是較少
      1.DSLR要拍攝黑白照片,可設定濾鏡效果
      2.若也接近傳統黑白照片,要實際加濾鏡
      3.不要用彩色沖印:會灰灰的(放大看,還是會有紅綠藍等感光銀劑)
      4.用噴墨輸出




       
    • 顏色判讀
      減紅-->加藍
      減綠-->加洋紅(少許藍)
      減藍-->加黃



      以後課程再詳談互補色:



       
    • 如何判斷手振,還是對焦不準?
      1.對焦不準:物體邊緣會模糊
      邊緣模糊,其它地方清楚
      by fij
      2.手振: 找橫向的邊緣,若發現有上下兩條邊緣線,則是手振
      觀察橫向邊緣,因為通常手振是上下垂直振動方向較嚴重
      橫向手振的機率較小
      by fij



       
    • 光源白平衡問題
      1.問題照片:室內鎢絲燈,需要鎢絲燈白平衡
      以下圖為例:若使用"自動白平衡",相機式奧畫面的顏色比例來決定
      ,有可能會因白牆的顏色而造成偏差--> 請選擇適當的白平衡



      TIPS:
       


    • 拍照前請先注意以下事項
      1.檢查白平衡設定是否與環境光源相符
      2.畫質設定是否符合需要(RAW or L or RAW+S ....)
      3.觀景窗資訊是否正確:EV曝光補償值是否正確)


       
    • 練習AEB(包圍曝光)
      1.使用AEB時就不要再調EV了,因為你調整的EV有可能就在AEB的範圍內了
      2.AEB練習:連拍三張,拍完第一張,相機會依你的設定,如-1EV,+1EV,讓你拍第二三張,且會進行曝光鎖定 ,AEB會調整快門,來符合EV值如1/100,1/120,1/50


       
    • 防紅眼
      1.在光線陰暗的場所,人的瞳孔會放大,而瞳孔後方佈滿微血管,當強光照射眼睛時,會使微血管透光
      而造成紅眼
      2.開啟防紅眼練習:Canon DSLR 相機在半按快門對焦的同時會由防紅眼燈(橘燈)先行照射,且觀景窗內會有倒數的指標,等指標跑完就可進行閃燈拍攝


       
    • 練習:包圍曝光(AEB),防紅眼,色階表
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1/08,11/15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    11/08

  • 如何知道曝光是否正確?
    1.由色階分佈表解讀
     像素越多,高度越高


  • 2.檢查是否全黑(左),全白端是否都有像素

    3.問題照片
    a.全黑端像素不足


    b.全白端像素不足


    調整方法:把←△(白色三角形往左移,拉到有相素的地方)
    調整後如下


    若原本畫面就偏白(如天空)
    因白色部份仍有細節,故仍然是ok的照片


    c.偏灰的照片(黑白兩端都沒有像素,所以偏中間的灰色)


    調整方法:▲ → ←△(白色三角形往左移,黑色三角形往右移)


    d.挑選照片時,要留住黑白兩端都有像素的,才有機會調整
    e.調整亮部與暗部亮度



    f.圖A比圖B好調




    圖C. ▲不要拉太多,拉到有相素的地方即可





  • 如何判別照片是否有調過
    三色板:理論上三色應該互相都很接近
    若紅的很紅,藍的很藍,顏色特別突出,可能是調過顏色(如夕陽特別紅)





  • 黑白照片
    黑色部份還是有相素,只是較少
    1.DSLR要拍攝黑白照片,可設定濾鏡效果
    2.若也接近傳統黑白照片,要實際加濾鏡
    3.不要用彩色沖印:會灰灰的(放大看,還是會有紅綠藍等感光銀劑)
    4.用噴墨輸出




  • 顏色判讀
    減紅-->加藍
    減綠-->加洋紅(少許藍)
    減藍-->加黃



    以後課程再詳談互補色:



  • 如何判斷手振,還是對焦不準?
    1.對焦不準:物體邊緣會模糊
    邊緣模糊,其它地方清楚
    by fij
    2.手振: 找橫向的邊緣,若發現有上下兩條邊緣線,則是手振
    觀察橫向邊緣,因為通常手振是上下垂直振動方向較嚴重
    橫向手振的機率較小
    by fij



  • 光源白平衡問題
    1.問題照片:室內鎢絲燈,需要鎢絲燈白平衡
    以下圖為例:若使用"自動白平衡",相機式奧畫面的顏色比例來決定
    ,有可能會因白牆的顏色而造成偏差--> 請選擇適當的白平衡



    TIPS:


  • 拍照前請先注意以下事項
    1.檢查白平衡設定是否與環境光源相符
    2.畫質設定是否符合需要(RAW or L or RAW+S ....)
    3.觀景窗資訊是否正確:EV曝光補償值是否正確)


  • 練習AEB(包圍曝光)
    1.使用AEB時就不要再調EV了,因為你調整的EV有可能就在AEB的範圍內了
    2.AEB練習:連拍三張,拍完第一張,相機會依你的設定,如-1EV,+1EV,讓你拍第二三張,且會進行曝光鎖定 ,AEB會調整快門,來符合EV值如1/100,1/120,1/50


  • 防紅眼
    1.在光線陰暗的場所,人的瞳孔會放大,而瞳孔後方佈滿微血管,當強光照射眼睛時,會使微血管透光
    而造成紅眼
    2.開啟防紅眼練習:Canon DSLR 相機在半按快門對焦的同時會由防紅眼燈(橘燈)先行照射,且觀景窗內會有倒數的指標,等指標跑完就可進行閃燈拍攝


  • 練習:包圍曝光(AEB),防紅眼,色階表



  • 11/15
  • 圖檔是否被編修的判定
    1.色階偏離太多
    2.提高濃度:層次不見了

    以下為3張為同學的照片解說:






  • 明暗反差大:背景強調,平均(兩者都重要),人臉強調


  • 照片曝光解說
    1.左:曝光過度,黑色階不滿,右:曝光不足,白色階不滿

    檢視左圖,其中一小塊黑色布料反光部份,應該要有全黑色階才對



    2.曝光正常,曝光不足



  • 雪地拍攝技巧
  • 曝光
    1.直射光(雪地+陽光):+1.5EV,+2EV
    陰天(正在下雪,或雪下完):+1EV,+1.5EV

    2.選白色雪地來測光,不要挑複雜的場景


    3.選雪地地面來測:用中央重點區域測光[()],不要用平均測光,此張有加閃光燈補光
    雪地:電池耗電量多1/3,用暖暖包(貼片),貼在電池室旁邊,電池放到口袋保溫
    防止相機結露:在雪地拍完後,相機放到相機包內,上車後20分鐘內不要拿出來(車上有暖氣)
    否則感光元件會結露,回飯店也是30分鐘內也是相同做法(室內有開暖氣)

  • 拍攝範例:
    1.測窗戶+1EV,測雪地+1EV


    2.測雪地:
    測前方雪地,+1EV,用日光白平衡


    3.雪沒有整片覆蓋,高低反差大,穿插在一起,容易產生錯誤的測光
    用點測光測離你近的雪地,或找受光條件的地方來測光



    4.測光點:測反射率次高面(非直接照射),+1.5EV~2EV
    對焦點選擇:考慮前後景深


    5.旅遊攝影:大景先拍,近的先拍(要比大部份的遊客早一點到),最後再拍小品

    6.拍雪地拍斜順光,明暗反差較有立體感
    斜逆光不好:暗處太多


    TIPS:

  • photoshop內:影像/調整 的部份使用的最多
    1.翻拍:濾鏡/雜訊/去除斑點


    2.調整XX:大部份是調整中間調,除非特別強調亮部/暗部

    3.Photoshop/Shift+Close:將目前開啟的影像,全部關閉



  • 練習:色階分佈圖**重要**:一樣的構圖,-2EV,0EV,+2EV

  • 1.觀察檔案大小(每個像素所存的色階多寡)
    因Over or Under 的像素沒有色階了,會造成檔案變小
    測試結果:
    +2EV(210KB,最大,全白地方色階很多)?
    +0EV(189KB,中,色階平均)
    -2EV(128KB,最小,全白地方完全無色階)

    TIPS:
    1.下雨天,灰塵大:可用飯店的浴帽來套住相機保護
    2.遮光罩:拍夜景檔光,擋雨


  • 士林官邸外拍練習

  • 練習至今已學習過的重點:對焦,測光,光圈,快門,景深控制,色階
    1.陰天拍風景(樹葉):M模式,測地面灰色土地,使用此組合來拍樹葉
    EX:光圈優先(F5.6)
    測地面,快門1/60
    測樹葉,快門:1/125 (差2級)
    故使用光圈優先F5.6拍樹葉,再+2EV
    2.景深練習:一樣構圖,不同景深(淺,深),光圈調整,但兩張不同景深的色階分佈圖要差不多.
    3.色階分佈:0~255要全滿
    4.腳架使用:球形雲台的使用,鎖到緊但還可以調整角度(不是鎖死),左手扶鏡頭避免下垂撞傷,直接調整雲台角度,而不是抓的機身或鏡頭來調角度,以避免快拆板變鬆.
    腳架其中一隻,要朝鏡頭對的方向,比較穩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常聽到有人說閃燈攝影時,拍攝模式可以使用,光圈優先,或快門優先,甚至P模式,但其實都會有一些限制~~ 個人還是覺的M模式才是最佳的控制方式

    1.用光圈優先?
    有可能因為快門太慢造成超過安全快門而手震
    ,使用此模式若在光線不足的場合要特別注意『安全快門』

    2.用快門優先?
    若用較保險的1/60秒,測光系統還是可能把光圈開到最大(若現場光源不足)
    ,當你要拍合照時,尤其是主體有前後位置時,若光圈被調到大光圈(如F2.8),景深也可能太淺而造成後排主題糊掉了使用此模式需注意『光圈與景深』是不是你要的效果

    3.M模式才是王道
    a.以拍攝內容需要先決定景深(光圈)為例
    若鏡頭焦段為70mm,則把快門設到安全快門內(1/60~1/100),接下來調整光圈,來達到你要的景深(如F5.6),此時當然測光表還是可能告訴你曝光不足,但若按下曝光鎖定鈕則會預閃,而得到正確的曝光值

    b.當按下景深預觀鈕時,閃燈也會幫你預閃讓你看景深呢,真貼心(沒閃燈時要看景深很吃力ㄋㄟ),剩下來的工作就交給聰明的ETTL了

    4.背景太暗?
    為何背景會太暗? 主體受光夠了,閃燈就停止出力了
    但,閃燈沒辦法打到較遠的背景 ,所以背景就可能曝光不足
    如1/60 F4+閃燈 為例 :
    若不開閃燈對背景測光,可能需要 1/30, F4,所以背景當然曝光不足

    所以若以景深考量為主,光圈選則F4,則要降低快門到1/30,這樣可能會造成手震
    所以當降快門不允許時,只能把ISO拉高一級,來讓曝光增加一級

    所以當光圈決定後,降快門(或提高ISO)可增加背景亮度
    在網路上曾有人說:閃燈顧主體+快門顧背景+光圈控制景深
    但我覺得應該是『快門ISO顧背景』 ,快門允許就降快門,不允許就拉高ISO

    5.壓光?
    與上一段提到的"如何避免背景太暗"是一樣的原理,只是壓光是刻意營造背景曝光不足的效果
    先對背景測光 ,利用M模式,將曝光組合減EV(依照你要的曝光不足程度來調整,如提高快門速度)
    然後對主體進行閃燈拍攝,就會呈現主體曝光正常,背景昏暗,背景就算是白天也可營造出夜晚的感覺~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老師說要看說明書,你有沒有在聽? 有沒有?沒有嘛~~~

    第一次把580EX的說明書拿出來研究 才知道~~
    那片白色的叫柔光板,霧面的叫散光板,以前我都把白色那片的叫反光板



    跳燈+柔光板
    光線自然,主體受柔光板補光,色調比較不會受天花板顏色影響而偏掉
    個人偏愛這種組合



    閃燈測試:跳燈,散光板,柔光板組合測試
    1.閃燈近拍測試40cm: 可能太近拍了,燈打到上方去了



    2.閃燈近拍測試40cm: 加了散光板,光源平均了一點 但仍不是我要的效果



    3.閃燈近拍測試40cm:跳燈90度
    a.色調偏黃,不過主體受光均勻,非常像是自然光源
    b.偏黃的原因應該是因為牆璧為百合白的顏色(略偏黃)



    4.閃燈近拍測試40cm:跳燈90度+散光板
    a.色調偏白,主體稍暗
    b.散光板為白色壓克力



    5.閃燈近拍測試:跳燈90度+柔光板
    a.主體亮度反光增加,色調也偏白,已不受天花板顏色影響
    b.這種組合效果不錯



    6.閃燈近拍測試:跳燈90度+散光板+柔光板
    a.主體亮度較暗,跟只有散光板的效果較近似
    b.應該不會常用這種組合





    閃燈測試:手動出力M模式

    "手動出力M模式"調整各種焦段-主體亮度差異並不大


    1.跳燈 出力-M模式24mm


    2.跳燈 出力-M模式70mm



    3.跳燈 出力-M模式105mm



    TIPS:
    Tony攝影大建議的一招閃燈省電的小撇步:
    若使用『跳燈』,調成"出力M模式(105mm)" 應該就夠了~
    1.可省電,因為105mm端出力較小(視角小)
    2.因跳燈光線打到天花板再反射下來,其閃光涵蓋範圍其實會比105mm的角度還大
    3.直打時,不要用這種撇步,否則會得到舞台探照燈的效果~~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牙痛了兩天,終於受不了去看牙醫
    第一次照牙齒的X光,原來有一顆蛀了一個大洞,從外表都看不出來
    看來蛀掉很久了~~最後醫生幫我抽掉神經作根管治療
    雖然現在補好了,但不做牙套真的很醜~~
    做陶磁牙套--七千大洋,看來又要省吃儉用一陣子了~~

    不過這家阿泰的表哥開的牙醫不會像其他家診所
    一直要跟你預約下次看牙的時間,至少沒有那種被強迫就醫的感覺,Kimogi爽多了~~
    等下個月手頭鬆一點再來做牙齒吧~~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    今天阿傑終於帶他的新相機--二手Pentax *istD出來借我把玩
    之前他不知在ㄍ一ㄥ甚麼,每次都懶得帶出來,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嘛~~
    這台Pentax買來時賣家隨機附了一顆24mm F2.8的手動鏡,口徑好小49mm
    機身保養的不錯,600萬畫素,焦段相對於傳統35mm需乘上1.5倍
    歡迎加入DSLR行列~~






    2007/11/7
    阿傑又買了一顆18-55 F3.5-5.6的Kits鏡,台幣三千多塊
    雖然光圈有點小,不過這可是他的第一棵AF鏡頭
    看來夠他玩一陣子了~~

    Pentax的Kits鏡也是輕巧塑膠材質的鏡身,
    但掛上那白金色的Pentax招牌,看起來就有質感多了~~








    據P家-阿傑的說法,拍出來的品質,還是這顆手動定焦鏡24mm好~~



    PS:用Pentax *istD試拍了幾張,拍RAW檔寫入SD卡時間還真是有點久,大概要5秒以上
    對焦速度也蠻慢的,半按快門之後也約2,3秒之後才合焦.....
    真是上上上代的產品OrZ,這台應該是跟Canon 300D差不多等級的機身~~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