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還飄著小雨,光線昏暗,不太適合拍照
但,雨水滋潤過的綠葉感覺很清新,像是雨水洗淨了城市的塵埃,恣意呼吸~









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趁著周末陽光普照,適合出遊的好天氣,帶著蓉蓉到戶外走走
精彩的馬術表演,蓉蓉看得目不轉睛~








餵小牛




滾草包,兩個人實在是推不大動




蝴蝶館,可惜蝴蝶沒幾隻


綠色隧道


山訓體驗區




純青湖/天鵝船



活動大草原














下次再來,味全埔心牧場

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日期:10/25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• 測光方式:
    1.入射式:較準確,但需要將測光表置於被攝物附近
    2.反射式:目前相機的主要測光方式


  • 入射式測光表:
    by fij



    未來趨勢:入射式反射式都內建於相機


  • 色域
    1.sRGB:色域較窄,對比高(飽合度高)
    2.Adobe RGB:色域較寬,對比小(柔合)




    Nikon的色域設定


    人像的Adobe RGB與sRGB 色域表現差異

    Adobe RGB:自然(色域大)


    上為sRGB(反差大)


    原廠色版

  • 反射式測光的的誤差
    1.距離遠:天候條件會影響測光(水汽,灰塵)
    2.物體顏色:白色物體反射率高,黑色物體反射率低

  • 測光模式
    1.平均/評價/平衡 (總平均)
    2.中央重點 (Canon 中央9%)
    3.中央加權 (中央部份加權重)


    CANON的DC相機上的測光模式


    測光模式



    使用每一點來當測光基準都不同




  • 使用灰卡來測光(18%中灰)

    在戶外可找植物綠來當測光(類似灰卡),因眼睛看的到的顏色範圍
    紅橙黃(綠)藍靛紫:綠色剛好在中間
    1.取代式曝光模式控制:測A的光線,最後構圖是拍B,要確定B的受光條件與A相同:
    2.這種方式若要在全自動或半自動模式使用,要使用AE-L(自動曝光鎖定),AF-L(自動對焦鎖定)



  • 測光,對焦,構圖:是可分開各自不相關的三個動作
    1.練習:M模式,如對一處測光,調整光圈F8,將快門設定到曝光指示到中央位置(如1/125)
    只要一移動測光位置到較暗處,則曝光指示就會馬上顯示曝光不足(-EV)
    相機半按快門後,隨時在測光
    2.以下的海邊照片若使用平均測光,會因為畫面暗處較多,而造成測光誤判,最後會Over(反之則曝光不足)

    3.相機的觀景窗測光區域(如中央圓),不要超過你要測的實際範圍
    除非一整片受光條件都相同
    4.用點測光
    5.用灰卡(灰卡本身也需與被攝物為相同受光條件)
    6.若非平均測光:則先用長焦段來測光(拉近,對小區域測光) -->測完在使用欲拍攝的焦段來對焦 -->最後構圖
    7.色階分佈圖
    拍完照後,可依照色階分佈圖,來決定保留/刪除哪些照片(保留色階分佈較好的,細節色階較多的)

    以上色階圖,暗部亮部


    以上不同色階分佈,保留中間那張

    8.建議拍RAW檔,保留細節,若暗部無層次,當調整暗部亮度時,就會無法顯示當時的細節,就會產生紅藍綠的雜訊




    TIPS:

  • 傻瓜DC的LCD亮度要設在中間偏亮一點
  • 買書容易看書難,照老師進度看每個章節,總有一天可以整本都看完
  • 拍攝動物(移動中):採用連續對焦
  • JPG編修:JPG先轉TIFF-->編修-->存JPG or TIFF
    RAW編修:在RAW檔做完所有後製後-->最後也在RAW檔內完成裁切-->銳化-->出圖
    總之 ,不管在JPG或RAW:若要裁切或銳化,要把放到後製的最後兩步(....裁切-->銳化)
  • 設定照片儲存格式:
    1.若有需要小圖放網路:RAW+JPG(S),方便,拍完就可上傳JPG(S)
    2.若不需要小圖:RAW
    3.不要設RAW+JPG(L):沒意義,因為RAW就可輸出JPG(L),多此一舉




  •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0/25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  • 測光方式:
      1.入射式:較準確,但需要將測光表置於被攝物附近
      2.反射式:目前相機的主要測光方式


    入射式測光表:
    by fij



    未來趨勢:入射式反射式都內建於相機


     

    • 色域
      1.sRGB:色域較窄,對比高(飽合度高)
      2.Adobe RGB:色域較寬,對比小(柔合)




      Nikon的色域設定


      人像的Adobe RGB與sRGB 色域表現差異

      Adobe RGB:自然(色域大)


      上為sRGB(反差大)


      原廠色版

       

    • 反射式測光的的誤差
      1.距離遠:天候條件會影響測光(水汽,灰塵)
      2.物體顏色:白色物體反射率高,黑色物體反射率低

       
    • 測光模式
      1.平均/評價/平衡 (總平均)
      2.中央重點 (Canon 中央9%)
      3.中央加權 (中央部份加權重)


      CANON的DC相機上的測光模式


      測光模式



      使用每一點來當測光基準都不同


       

     


    • 使用灰卡來測光(18%中灰)

      在戶外可找植物綠來當測光(類似灰卡),因眼睛看的到的顏色範圍
      紅橙黃(綠)藍靛紫:綠色剛好在中間
      1.取代式曝光模式控制:測A的光線,最後構圖是拍B,要確定B的受光條件與A相同:
      2.這種方式若要在全自動或半自動模式使用,要使用AE-L(自動曝光鎖定),AF-L(自動對焦鎖定)



       
    • 測光,對焦,構圖:是可分開各自不相關的三個動作
      1.練習:M模式,如對一處測光,調整光圈F8,將快門設定到曝光指示到中央位置(如1/125)
      只要一移動測光位置到較暗處,則曝光指示就會馬上顯示曝光不足(-EV)
      相機半按快門後,隨時在測光
      2.以下的海邊照片若使用平均測光,會因為畫面暗處較多,而造成測光誤判,最後會Over(反之則曝光不足)

      3.相機的觀景窗測光區域(如中央圓),不要超過你要測的實際範圍
      除非一整片受光條件都相同
      4.用點測光
      5.用灰卡(灰卡本身也需與被攝物為相同受光條件)
      6.若非平均測光:則先用長焦段來測光(拉近,對小區域測光) -->測完在使用欲拍攝的焦段來對焦 -->最後構圖
      7.色階分佈圖
      拍完照後,可依照色階分佈圖,來決定保留/刪除哪些照片(保留色階分佈較好的,細節色階較多的)

      以上色階圖,暗部<=========>亮部


      以上不同色階分佈,保留中間那張

      8.建議拍RAW檔,保留細節,若暗部無層次,當調整暗部亮度時,就會無法顯示當時的細節,就會產生紅藍綠的雜訊




      TIPS:
       

    • 傻瓜DC的LCD亮度要設在中間偏亮一點
       
    • 買書容易看書難,照老師進度看每個章節,總有一天可以整本都看完
       
    • 拍攝動物(移動中):採用連續對焦
       
    • JPG編修:JPG先轉TIFF-->編修-->存JPG or TIFF
      RAW編修:在RAW檔做完所有後製後-->最後也在RAW檔內完成裁切-->銳化-->出圖
      總之 ,不管在JPG或RAW:若要裁切或銳化,要把放到後製的最後兩步(....裁切-->銳化)
       
    • 設定照片儲存格式:
      1.若有需要小圖放網路:RAW+JPG(S),方便,拍完就可上傳JPG(S)
      2.若不需要小圖:RAW
      3.不要設RAW+JPG(L):沒意義,因為RAW就可輸出JPG(L),多此一舉
       


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    小珮大喜之日2007-10-14 結婚照片補遺

    這天大多是老弟拍的,這幾張是小珮剛化妝後的照片
    小珮一直覺的妝化的太可愛了,她還想化得成熟一點
    不過,今天沒人比新娘子美啦~~做妳最美的新娘吧




    其他照片請參考:
    Stanley's Flickr-- 相片集
    Michael Fang's Blog--小珮與國龍的婚禮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0/18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  • 對焦 : 手動對焦/自動對焦 , 單點對焦/多點對焦 , 對焦:半按快門

       
    • AF自動對焦:對焦點設定練習(任一單點,多點全開),對焦音如何關閉(提示音:關),設定連拍

       
    • 單點對焦:設定在正中央(70%使用)

    • 手動對焦:用長焦段練習,手動對焦合焦時,合焦燈會亮起

       
    • 不同廠牌系統的對焦點各有不同



       
    • 手動對焦練習:物體進入畫面時要能手動對得到(90%)
      1.要知道對焦環的遠到近要往那個方向旋轉,如:當物體向你靠近,先轉到最遠再往近的方向旋轉對焦環,也就是和物體移動同一個方向追焦,如此成功機會才大
      2.先目測對焦後,再半按快門來檢查是否合焦,成功機率需練到90%



       
    • 單點對焦:ONE SHOT

       
    • 連續對焦:AI FOCUS,AI SERVO(適合會移動的物體,如:車子,鳥)

       
    • 對焦點選擇:當近距,大光圈,長焦段時特別要注意對焦點的選擇
      狗:對焦要兩眼及鼻子都清楚,對焦點應該在?


      櫻花:要櫻花整棵清楚,對焦點在前方櫻花的中間的花之上
       



    荷花與蜻蜓:F5.6 要整顆花都清楚,要用景深預觀鈕確認
    有時為了顧及整體清晰度(景深),有可能對焦點不在主體上..


    荷花與水珠:


    廟寺與柱子:對焦點在前方第二根柱子


    前景模糊:寧可後景模糊也不要前景模糊(除非特殊效果,因為前景模糊較礙眼)


    花海:若要對焦的物體是一個平面(一片花,一片樹林),可用多點對焦(使用A-DEP模式,有亮的對焦點都會清,降低失焦的風險,但建議不要用)




    • 當拍攝會飛的物體,其實手動對焦才是最好的方式

       
    • 純手動模式才有技巧可言,才有成就感(先不要用光圈先決或快門先決)

       
    • 泛焦:
      若需遠中近都要清楚
      則先對如A點(近端稻草),把對焦環上的位置記錄下來(如1m,C點)
      再對B點(遠端樹林),把對焦環上的位置記錄下來(如10m,D點)
      然後切成手動對焦模式,轉動對焦環到離近端約1/3(中長鏡頭),1/4(廣角鏡頭)的位置,如位置X ,則A點~B點之間的景像都會清楚

      泛焦之風景範例

      泛焦之對焦點範例 (將對焦環轉到X點)


       
    • HOMEWORK:對焦練習,單點,多點,追焦

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0/18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• 對焦 : 手動對焦/自動對焦 , 單點對焦/多點對焦 , 對焦:半按快門

  • AF自動對焦:對焦點設定練習(任一單點,多點全開),對焦音如何關閉(提示音:關),設定連拍

  • 單點對焦:設定在正中央(70%使用)

  • 手動對焦:用長焦段練習,手動對焦合焦時,合焦燈會亮起

  • 不同廠牌系統的對焦點各有不同



  • 手動對焦練習:物體進入畫面時要能手動對得到(90%)
    1.要知道對焦環的遠到近要往那個方向旋轉,如:當物體向你靠近,先轉到最遠再往近的方向旋轉對焦環,也就是和物體移動同一個方向追焦,如此成功機會才大
    2.先目測對焦後,再半按快門來檢查是否合焦,成功機率需練到90%



  • 單點對焦:ONE SHOT

  • 連續對焦:AI FOCUS,AI SERVO(適合會移動的物體,如:車子,鳥)

  • 對焦點選擇:當近距,大光圈,長焦段時特別要注意對焦點的選擇
    狗:對焦要兩眼及鼻子都清楚,對焦點應該在?


    櫻花:要櫻花整棵清楚,對焦點在前方櫻花的中間的花之上



  • 荷花與蜻蜓:F5.6 要整顆花都清楚,要用景深預觀鈕確認
    有時為了顧及整體清晰度(景深),有可能對焦點不在主體上..


    荷花與水珠:


    廟寺與柱子:對焦點在前方第二根柱子


    前景模糊:寧可後景模糊也不要前景模糊(除非特殊效果,因為前景模糊較礙眼)


    花海:若要對焦的物體是一個平面(一片花,一片樹林),可用多點對焦(使用A-DEP模式,有亮的對焦點都會清,降低失焦的風險,但建議不要用)




  • 當拍攝會飛的物體,其實手動對焦才是最好的方式

  • 純手動模式才有技巧可言,才有成就感(先不要用光圈先決或快門先決)

  • 泛焦:
    若需遠中近都要清楚
    則先對如A點(近端稻草),把對焦環上的位置記錄下來(如1m,C點)
    再對B點(遠端樹林),把對焦環上的位置記錄下來(如10m,D點)
    然後切成手動對焦模式,轉動對焦環到離近端約1/3(中長鏡頭),1/4(廣角鏡頭)的位置,如位置X ,則A點~B點之間的景像都會清楚

    泛焦之風景範例

    泛焦之對焦點範例 (將對焦環轉到X點)


  • HOMEWORK:對焦練習,單點,多點,追焦




  • TIPS:

  • 習慣養成:換鏡頭時,DSLR時代:先保護機身(蓋上機身蓋),再保護鏡頭(蓋上鏡頭蓋 )
    傳統相機時代:先保護鏡頭
  • 拿相機時,要手穿過背帶再拿相機(避免掉落)或是掛在脖子上(位置約在肚臍上方)
  • 對焦屏中最右邊合焦燈旁邊左邊的數字:連拍時的Buffer張數


  • 內閃:開起後5秒以上再拍,避免充電不足
  • 不建議使用轉接環:因為AF功能會無法使用,且可能焦點失準
  • 不要別人找你去拍甚麼就去,要找適合自己程度或課程進度的主題去拍,武功練成再下山,不然會有挫折及失落感
  •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家中唯一的小妹出嫁了,心中百般不捨,訂婚結婚同於2007/10/14(日)舉行
    雖然雙方對儀式總有些生疏,但還好有婚禮顧問"黃先生"在旁指導
    這天老弟充當攝影師,S18-200mm+Canon 580EX跑全場,而我則是充當快遞司機
    老爸老媽歡喜又感傷地把小珮交給了國龍,拜別父母時也提醒他們,互相體諒,互相扶持
    整個儀式順利地於晚間九點畫上句點,祝我可愛的小妹與國龍白頭偕老,永浴愛河
    小珮,國龍:你們一定要幸福喔~~

    小珮與國龍的婚紗照Video版 By 麥克


    訂婚與結婚儀式





    伴娘:表妹怡君



    新郎國龍與大嫂

    全家合照

    與大舅阿姨家合照





    小珮與國龍的新居入房儀式






    於海釣船的喜宴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0/4,10/11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  • 光圈
      1.控制曝光量
      2.控制景深
      景深深:分散注意力,景深淺:突顯主題

       

     

    • 光圈數字越小,光圈越大
      越大的光圈在光線不足的場景越有利
       
    • 以f/1 為標準:透過觀景窗與人眼看到的是一樣亮度
      f/2:亮度減半 ,以此類推
      光圈級數:1,1.4,2,2.8,4,5.6,8,11,16,22,32....
      光圈開大->口徑開越大
       
    • 在觀景窗看到的是鏡頭的"最大光圈"之亮度,非"工作光圈"(實際拍攝要用的光圈)
    • 大光圈好?要看攝影者想要的效果

       
    • 大光圈,因光束大,夾角大,在每個距離上成像大小就不同,小光圈光束小(較清晰)
      下圖:光圈之光束與對焦平面之關係(by Michael Fang)
      by fij
       
    • 影響景深的要素
      1.光圈:光圈大->景深短,光圈小->景深長
      2.距離遠近:距離遠->景深短,距離長->景深長
      3.鏡頭焦段:焦段長->景深短,焦段短->景深長
    • 光圈,焦段,攝距:互相都會有影響,沒有那一個影響較多
      如:若被攝物在全焦距離(∞)之後,則光圈只會影響前景深

       
    • 光作光圈:實際拍攝使用的光圈
       
    • 可用光圈:鏡頭之最大光圈

       
    • 測光注意:眼睛距離觀景窗距離不可太遠,會有反射光進入觀景窗而造成測光不準,或對焦也不準(對焦靠反差及明暗)


       
    • 景深:前景身永遠比後景深的清晰範圍短,焦段越長前後比例越小


       
    • 由於前景深與後景深的比例關係
      拍花特寫時,要對中央花蕊再往前一點的位置,因為前景深較短
    • 前景深法,後景深法:不同的主題突顯


       
    • 鏡頭焦段與景深之關係比較

      焦段越長,前景深與後景深比例越小.
       
    • 景深預觀鈕
      使用範例
      1.使用鏡頭之最長焦段(如70mm,景深較明顯)
      2.使用小光圈如F8,自動對焦後,切到MF
      3.會發現當景深預觀鈕按下的同時,畫面除了"變暗"之外,"焦平面"後面的物體會變"清楚"

      因為工作光圈為F8,而觀景窗在按下預觀鈕之前為鏡頭之最大光圈(如F4.5)
       
    • 拍攝時要看景深:按下景深預觀鈕,調整光圈,調到你要的景深之後,此為你的工作光圈


    • 旅遊:多拍一些人文,紀錄當地人民的食,衣,住,行(交通工具)等,別枉費一趟旅程
       
    • 超過4.5倍的變焦鏡頭,品質下降,如18-200mm放大到A4 畫質會不夠,自己對畫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
       
    • 老師不要限制學生的風格
       
    • 壓光?其實就是光比
       
    • 拍人像用長鏡頭,較不會有壓迫感
      卡位->試瞄->觀察->十分鐘後再拍較自然
       
    • 測試拍攝品質:解析度
      1.全開英文報紙
      2.畫面拍滿
      3.光圈..2.8,4,5.6,8,11....(不要用1/3級)
      4.測試鏡頭拍攝畫質:通常邊緣畫質較差,光圈越小越清晰(英文字)
       
    • 測試拍攝品質:暗角
      1.拍白紙
      2.用擴散光(環境反射,非直射光,如日光直射)
      3.降一級測光
      4.看暗角情況
       
    • 雜牌鏡頭雖便宜但利潤其實較高,因原廠鏡頭成本較高 (材料,加工精緻度)
      如廣角的鏡頭弧度大加工不易,稍微有厚度偏差,透光度或周圍畫質就會不好
      推薦鏡頭:Canon 24-70 F2.8L
       
    • 鏡頭起霧如何處理?用沙拉脫擦拭,或口水或哈氣
       
    • 我需要甚麼鏡頭?
      你希望呈現甚麼效果,老師才能給你焦段的建議
      拍花也能用廣角拍,不同感覺
       
    • 訓練
      1.裝備熟悉:晚上可拆裝鏡頭
      2.手摸就知道預觀鈕在那?
      3.用不同焦段,廣角到望遠,要把物體拍的一樣大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10/4,10/11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 圖片:上課投影片 ,圖片版權屬賴吉欽老師所有

  • 光圈
    1.控制曝光量
    2.控制景深
    景深深:分散注意力,景深淺:突顯主題

  • 光圈數字越小,光圈越大
    越大的光圈在光線不足的場景越有利
  • 以f/1 為標準:透過觀景窗與人眼看到的是一樣亮度
    f/2:亮度減半 ,以此類推
    光圈級數:1,1.4,2,2.8,4,5.6,8,11,16,22,32....
    光圈開大->口徑開越大
  • 在觀景窗看到的是鏡頭的"最大光圈"之亮度,非"工作光圈"(實際拍攝要用的光圈)
  • 大光圈好?要看攝影者想要的效果

  • 大光圈,因光束大,夾角大,在每個距離上成像大小就不同,小光圈光束小(較清晰)
    下圖:光圈之光束與對焦平面之關係(by Michael Fang)
    by fij
  • 影響景深的要素
    1.光圈:光圈大->景深短,光圈小->景深長
    2.距離遠近:距離遠->景深短,距離長->景深長
    3.鏡頭焦段:焦段長->景深短,焦段短->景深長
  • 光圈,焦段,攝距:互相都會有影響,沒有那一個影響較多
    如:若被攝物在全焦距離(∞)之後,則光圈只會影響前景深

  • 光作光圈:實際拍攝使用的光圈
  • 可用光圈:鏡頭之最大光圈

  • 測光注意:眼睛距離觀景窗距離不可太遠,會有反射光進入觀景窗而造成測光不準,或對焦也不準(對焦靠反差及明暗)


  • 景深:前景身永遠比後景深的清晰範圍短,焦段越長前後比例越小


  • 由於前景深與後景深的比例關係
    拍花特寫時,要對中央花蕊再往前一點的位置,因為前景深較短
  • 前景深法,後景深法:不同的主題突顯


  • 鏡頭焦段與景深之關係比較

    焦段越長,前景深與後景深比例越小.
  • 景深預觀鈕
    使用範例
    1.使用鏡頭之最長焦段(如70mm,景深較明顯)
    2.使用小光圈如F8,自動對焦後,切到MF
    3.會發現當景深預觀鈕按下的同時,畫面除了"變暗"之外,"焦平面"後面的物體會變"清楚"

    因為工作光圈為F8,而觀景窗在按下預觀鈕之前為鏡頭之最大光圈(如F4.5)
  • 拍攝時要看景深:按下景深預觀鈕,調整光圈,調到你要的景深之後,此為你的工作光圈



    TIPS:
  • 旅遊:多拍一些人文,紀錄當地人民的食,衣,住,行(交通工具)等,別枉費一趟旅程
  • 超過4.5倍的變焦鏡頭,品質下降,如18-200mm放大到A4 畫質會不夠,自己對畫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
  • 老師不要限制學生的風格
  • 壓光?其實就是光比
  • 拍人像用長鏡頭,較不會有壓迫感
    卡位->試瞄->觀察->十分鐘後再拍較自然
  • 測試拍攝品質:解析度
    1.全開英文報紙
    2.畫面拍滿
    3.光圈..2.8,4,5.6,8,11....(不要用1/3級)
    4.測試鏡頭拍攝畫質:通常邊緣畫質較差,光圈越小越清晰(英文字)
  • 測試拍攝品質:暗角
    1.拍白紙
    2.用擴散光(環境反射,非直射光,如日光直射)
    3.降一級測光
    4.看暗角情況
  • 雜牌鏡頭雖便宜但利潤其實較高,因原廠鏡頭成本較高 (材料,加工精緻度)
    如廣角的鏡頭弧度大加工不易,稍微有厚度偏差,透光度或周圍畫質就會不好
    推薦鏡頭:Canon 24-70 F2.8L
  • 鏡頭起霧如何處理?用沙拉脫擦拭,或口水或哈氣
  • 我需要甚麼鏡頭?
    你希望呈現甚麼效果,老師才能給你焦段的建議
    拍花也能用廣角拍,不同感覺
  • 訓練
    1.裝備熟悉:晚上可拆裝鏡頭
    2.手摸就知道預觀鈕在那?
    3.用不同焦段,廣角到望遠,要把物體拍的一樣大
  •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為了小珮與國龍的婚禮,高裝檢一下現有機絲頭
    Canon 580EX+SANYO eneloop 2000mAh*8(新加入)
    Canon 20D,Sigma 17-70mm F2.8-4.5,4G CF,SANYO 2700mAh*8
    Canon 400D,Canon EF 17-40mm,2G CF,4G CF(老弟)
    之前買的SANYO 2700mAh實在是"高"放電,幾個禮拜沒用,電就放光了,所以此次加購SANYO eneloop 2000mAh低放電電池~

    Canon 580EX 閃燈一代



    PDF:Canon Speedlite 580EX – Design Specifications

    SANYO eneloop 低自放電3號鎳氫充電電池2000mAh

  • 世界首創新電池
  • 日本原裝進口/總代理公司貨
  • 可立即使用
  • 半年仍可維持百分之九十電量
  • 重複使用約1,000次
  • 零下10度低溫亦可正常使用


    後記:
    2007/10/09 收到Canon 580EX了,雖已用了一年多但還蠻新的,內包裝都還在,幾乎看不出使用痕跡,SANYO低放電電池也同步到貨:


    以下兩張是macro的閃燈測試照,其實只是要測它出力在"近距離"時是否還是準確,以前的420EX近距離會有出力過大的情況~
    Watch macro



    JUMP
  •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用了很久的Sony T300,是婆比交接給我的,被我不知摔機多少次,已經傷痕累累,最近好多3G手機出來,好想敗一隻來寫WM6 應用程式(PDA)兼幫助我這大路癡來導航(GPS),順便火速看盤(3.5G)
    3.5G+GPS+PDA PHONE 目前有:TyTN II (宏達電),CHT 9110, gloFish X800(倚天)

    不過都超過2萬,所以--還是想想就算了
    領了年終也捨不得買,T300阿,T300 何時我才捨得把你丟了?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Canon 20D : 22.5 x 15.0 mm CMOS sensor

    清潔材料:

    [APS006] ECLIPSE 光學清潔系統
    http://www.kphoto.com.tw/front/bin/ptdetail.phtml?Part=APS006
    註:日蝕清潔液

    [APS002] PEC-PED底片清潔紙(1包100頁) http://www.kphoto.com.tw/front/bin/ptdetail.phtml?Part=APS002&Category=0


    [APS009] SENSOR SWAB CCD專用清潔棒1型
    http://www.kphoto.com.tw/front/bin/ptdetail.phtml?Part=APS009
    註:改用JUST SHOT建議的冰淇淋棒 或是 信用裁成 APS-C CMOS大小

    可能是我使用習慣不好,20D常常入塵,其實也使用過 3M膠帶(19mm*32.9m)清潔過,但還是有些之前留下的水痕沒有清掉,使用3M吸星大法的問題是手很難伸進去

    清潔步驟參考:
    [YouTube]
   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pSi27u4azQ
    [Pbase]
    http://www.pbase.com/copperhill/ccd_cleaning
    [mobile01]
    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164&t=98250&p=1
    [JUST SHOT]
    http://blog.yam.com/f717man/article/1307173
    [osaru]
    http://blog.xuite.net/osaru123/home/10481551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日期:9/20,9/27 課程:賴吉欽老師萬華社大

    • 快門主要功能
      1.控制曝光量
      2.表現動感與凍結影像

      使用時間單位來控制:
      表示法:2"(兩秒),2(1/2秒),0"5 (0.5秒)

     

    • 快門種類
      鏡間快門:一般傻瓜DC使用
      簾幕快門:單眼相機使用,金屬材質,分前幕與後幕,高速快門下其前幕與後幕的夾縫則會很小
       
    • 拍照前要先決定其一:光圈或快門
      一般的高速低速快門的分界,有70%的參考值
      1/125:高速快門
      1/60 =======
      1/30:低速快門
       
    • 安全快門係數
      參考值:約為 1/鏡頭焦段,如50mm的鏡頭(相當於35mm的焦段)其安全快門約1/50

       
    • 閃光燈同步快門:一般約為1/200-1/250
      在傳統相機上1/250這個快門會用不同顏色來標示(如紅色),
      當開啟閃光燈拍攝時,快門的使用必須慢於同步快門,否則會出現,相片上或下半部黑的情況,
      因為當閃光登還沒打完,後廉就跟上了(快門太快),會造成部份影像無法正確曝光;
      鏡間快門(DC)沒有此限制,因為它們不是用簾幕快門
       
    • 還沒有拍攝前就要知道你的成品會是甚麼樣子:作品(自己有感覺的才叫作品,用心)
    • 拍完才知道是甚麼樣子:拍照
       
    • 選擇適當的快門,剛好是你需要的快門即可,不要太快或太慢


       

    • 如何決定快門?
      1.主體的移動方向:←(左右移動,感覺速度快),↙(中),↓(正朝你而來,無速度感)
       如:←人1600mm長跑(約1/250s),↙轉彎(1/125s),↓正面衝刺(1/60s)
      2.主體移動的速度:如拍車子移動,先想好需要多少的快門,練習,修正,才會有經驗的累積,當精彩的畫面出現才來得及補捉,那你拍出精彩照片的機會就會增加
      3.鏡頭焦段:使用廣角鏡(移動慢),望遠鏡頭(移動快)
      註:影像稍縱即逝,要看得到拍得到
       
    • B快門:一般單眼內建最慢快門30秒,故超過此時間的快門就要用B快門
      煙火:8-15秒,用B快門
       
    • 作品:拍攝人像+背景瀑布(上腳架,f/22,1/8秒)
      利用背景及主體的反差或顏色差異來構圖,若無色彩差異就利用光線
       
    • 何時該先考慮快門?
      1.拍攝物會動或有可能移動:避免快門慢到超過安全快門兩級
      2.特殊效果需求(如殘影)
      3.長時間曝光


    • 拍攝夜景或黃昏的小技巧,時機:天快暗前,會有藍色的餘光(色溫的變化),或是颱風來臨前後
       
    • 每年10月會有器材大撕殺,公司貨與水貨若差超過2000,則選擇較便宜的水貨
       
    • 買相機的基本測試
      1:感光元件髒點測試(入塵):拍全白一張(縮光圈)傳到電腦看有無入塵
      2:熱燥點及LCD亮點測試:拍全黑一張,看LCD有無亮點,傳到電腦看有無熱燥點
      3.焦點位移測試:用最大光圈,最長焦段與最短焦段各拍一張,看有無移焦
       
    • 先買低階機種如400D,兩三年後等技術提升,剛好買高階機種如新款5D,剛好配合自己的程度升級
    • 鏡頭影響品質的程度佔約70%
      最常用的焦段:24~200mm,NIKON雖有18-200mm(換算35mm約28-320mm),雖方便,但兩年後當你對畫質的要求變高了,可能不敷使用;
      不要買重覆焦段(如24-70,70-200就是不錯的選擇,若買24-105,70-200,則70-105間就重覆了)
    • 背包選擇
      短程:使用側背較方便
      長程:建議用雙肩背包(平衡重量)
    • 機頂閃燈要善用:如拍攝雪花或雨珠(反光),白天用機會甚至比晚上還多(補光,局部照明)
       
    • 數位編修:主要教調飽合,反差
       
    • 防潮箱:建議防潮家(溼度調整快)
       
    • 偏光鏡:亮度會差到兩級,沒用到要拿下來
       
    • 保護鏡有可能造成折射而產生重覆光源,若遇到強光(背景暗),要拿掉保護鏡
       
    • 是否需要防手震鏡頭?防手震鏡頭更重(更容易震),且不耐摔,還是找輕一點的就好
       
    • 腳架使用:雲台仰角後不可傾倒,但可微調,建議Gitzo
       
    • 拍攝煙火(天燈):
      拍攝地點:三重,台北橋與忠孝橋中間,靠近忠孝橋1/3位置最佳拍攝地點,考慮到東北季風及煙的位置(下圖紅圈圈處)
      拍攝煙火光圈建議:f8
      1.施放時間越前面的越好看
      2.會有信號彈通知要施放了,參考其高度
      3.直幅構圖較多
      4.B快門8-15秒
      5.煙火若嚴重重疊,用黑卡先擋住
      6.多層次拍法:如第一顆拍全開,第二顆拍2/3開,第四顆拍1/3 or 剛爆開
      7.拍夜景:消除雜訊關掉(會多花一倍時間)
      8.構圖水平線不要歪掉,一移位,重新確認水平
      9.白平衡:日光
      10.對焦:手動對焦,無限遠
      11.天燈:要站在逆風處拍(風往臉吹)60度朝上拍
      by google map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    兩年的輔大生活在今年七月宣告結束,成績單於九月底出爐
    目前所知本屆輔大資工在職班同學順利畢業的
    Dr.M(Michael,Meson),小郭老師(蔡水金)和院長(薛柏偉)
    其他同學尚不可考~~

    在辦手續時也遇到了第三年畢業的學長,他說上一屆11個兩年順利畢業,4個三年畢業,也就是一班30個同學只有一半的同學在三年內畢業,而我們這屆(資工在職第三屆)可能因為系上開始要求補修OS與計算機組織,所以很多人分身乏術,甚至休學了~(兩年來陣亡4個,剩26位同學)

    總之畢業了,學生生活終告一段落,要感謝的人很多,最終還是要感謝指導我,並"讓我畢業"的恩師---Dr.M

    下一步呢?
    HR小姐說:『學歷不當作加薪或升等的標準,公司也無相關規定,只有新人核薪時有用』,講白話一點就是說:學歷是跳槽時才有用啦~~


    ps:感謝陪伴我兩年的text book and notes

    michael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